蕃庑
拼音:fān wǔ
注音:ㄈㄢˊ ㄨˇ

蕃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滋多茂盛。

引证解释:

⒈ 茂盛。

《书·洪范》:“曰时五者(雨、暘、燠、寒、风)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廡。”
汉张衡《东京赋》:“草木蕃廡,鸟兽阜滋。”
宋司马光《秋怀呈范景仁》诗之一:“草木正蕃廡,孰知天地秋。”
清赵翼《即目》诗:“百草皆蕃廡,缘知暑已深。”

国语词典:

滋多茂盛。《文选.张衡.东京赋》:「草木蕃庑,鸟兽阜滋。」也作「蕃芜」。

词语翻译

英语
variant of

网络解释:

蕃庑

  • 蕃庑,是汉语词汇,出自《国语.晋语.四.郑文公不礼重耳》,解释为茂盛、蕃茂或繁多。
  • 蕃庑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fán,bō
    • 注音ㄈㄢ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ATOL
    • 五行

    fān

    茂盛。  【组词】:蕃茂

    滋生、繁殖。  【组词】: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  【组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fán

    茂盛。蕃茂

    滋生、繁殖。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见〖吐蕃〗。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FQV
    • 五行

    (名)古代堂下周围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