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ì jiǔ |
注音: | ㄐ一ˋ ㄐ一ㄡˇ |
祭酒的意思
词语解释:
2.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
3.饯别酒。
4.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 改设国子祭酒,隋 唐 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 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郑逸梅《逸梅丛谈·妙喻》:“我师 程瑶笙 先生,当然算得画苑中的祭酒,善于写生,画兽更具 郎士宁 的意味。”
引证解释:
⒈ 以酒祭祀或祭奠。
引《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 世祖崩, 圣祖截髮辫成服……既大敛,奉梓宫乾清宫,设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帝亲诣尚食祭酒。”
⒉ 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司马贞索隐:“谓荀卿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而皆为其所尊。”
明许浩《两湖麈谈录》:“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饌,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於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
清赵翼《陔馀丛考·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盖饮食聚会,必推长者先祭。 胡广曰:古礼,宾客得主人饌,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示有先也。”
⒊ 指出行的饯别酒。
引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秦。”
王琦汇解:“祭酒,谓祖道祭也。古者出行,必有祖道之祭。”
⒋ 汉魏以后官名。 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 西晋改设国子祭酒, 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
引郑逸梅《逸梅丛谈·妙喻》:“我师程瑶笙先生,当然算得画苑中的祭酒,善于写生,画兽更具郎士宁的意味。”
国语词典:
酹酒祭祀或祭奠。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祭酒
祭酒 (汉语词汇)
- 1、门人众多,更是把持着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等职。
- 2、要知道,阿房宫祈年祭酒是皇家的专属乐队,里面的女人都是属于皇帝的,而现在这个女人对这个陌生的男人显然太过热情了。
- 3、这个书名借用了英美近代诗坛祭酒艾略特的长诗,因为,笔者尝试淬取艾氏作品中跃动的意象,描绘一幅我等凡夫俗子也能感受的图景。
- 4、将祭案摆放挥撒供品,祷告亡灵阴府快乐,祈福阳间亲人吉祥如意,亡魂安然世人幸福。挥洒祭酒天地间,两界生活尽灿烂。万圣节,愿朋友快乐!一帆风顺!
- 5、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
- 6、从此以后丁祭成为制度,“定每岁仲春、秋上丁,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初献,翰林、学士亚献,国子祭酒终献”。
字义分解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ㄓㄞˋ
- 笔划11
- 繁体祭
- 五笔WFIU
- 五行金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