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桑
拼音:jiāo sāng
注音:ㄐ一ㄠ ㄙㄤ

郊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后﹑夫人饲蚕的西郊桑田。 2.泛指郊野的桑树。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后、夫人饲蚕的西郊桑田。

唐李白《明堂赋》:“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
王琦注引《公羊传》注:“礼,天子亲耕东田千亩,诸侯百亩,后、夫人亲西郊采桑,以供粢盛、祭服,躬行孝道以先天下。”

⒉ 泛指郊野的桑树。

唐沉佺期《有所思》诗:“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緑滋。”

网络解释:

郊桑

  • 郊桑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o sāng,指古代后、夫人饲蚕的西郊桑田,也泛指郊野的桑树。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UQBH
    • 五行

    (名)城市周围的地区:四~|~外|~野|~游。

    • 拼音sāng
    • 注音ㄙ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CCS
    • 五行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