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踰时
拼音:bù yú shí

不踰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超过一个时辰。形容时间不长。

引证解释:

不多久。谓时间短暂。

明焦竑《李氏<焚书>序》:“ 宋元丰间禁长公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见者若祟。不踰时而徵求鼎沸,断管残瀋,等於吉光片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到得府前,正值新太守吴公弼升堂,不踰时,抬出放告牌来。”

网络解释:

不逾时

  • 不逾时,拼音是bù yú shí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不超过一个时辰。形容时间不长。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HWJ

    1.同“逾”。

    2.同“窬”。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