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
拼音: | jǔ rén |
注音: | ㄐㄨˇ ㄖㄣˊ |
词性: | 名词 |
举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举人
(1)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英
引证解释:
⒈ 推举,选拔人才。亦指所举之人材。
引《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
《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
⒉ 隋、唐、宋三代,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举考试者。
引唐白居易《早送举人入试》诗:“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⒊ 明清两代称乡试录取者。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姓》:“在石门湾里,姓丰的只有我们一家,而中举人的也只有我父亲一人。”
国语词典:
把人抱举起来。
网络解释:
举人 (科举考试中试者)
- 1、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 2、他态度恶劣,显得很不情愿接受选举人的意见。
- 3、陈介石先生是温州瑞安县人,出身平民,中过举人、进士。
- 4、自今已后,《道德经》并为上经,贡举人皆须兼通。
- 5、此时杨乃武革去举人的御批已下,知府陈鲁便动用大刑,杨乃武熬刑不过,只得承认与小白菜因奸谋毒之事。
- 6、辛亥,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
字义分解
- 拼音jǔ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舉
- 五笔IWFH
- 五行木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与举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