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ǎn rán zì ruò |
注音: | ㄊㄢˇ ㄖㄢˊ ㄗˋ ㄖㄨㄛˋ |
词性: | 成语 |
坦然自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坦然自若
(1) 心境坦白自在,神情安定如常,毫不忸忸怩怩
引证解释:
⒈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引《红楼梦》第二二回:“寳釵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这时的小锁柱,尽管手中平端着匣子枪,匣枪张着大机头,可是,他的脸上,却是一派坦然自若的神色。”
网络解释:
坦然自若
- 1、正因有雍正帝在场,往常间长谈阔论的宝玉坦然自若。
- 2、坦然自若的洪夜笑骂从汝,抄起一根铁杆子左劈右砍,挡下攻势。
- 3、大家将会修饰打扮一番,并且在镜头之前坦然自若。
- 4、早前放话“名草有主”的黄晓明,面对撒娇的灰姑娘也坦然自若,可见到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女孩尼雪上台,他竟然害起羞来。
- 5、王颖丽却坦然自若,十分悠然自得的喝了一口茶说“你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还来?”。
- 6、你又有什么罪呢?只不过是那些自私的人强加在你们身上的不幸吧!然而你却在这骂名中坦然自若、从容不迫。
字义分解
- 拼音tǎn
- 注音ㄊㄢˇ
- 笔划8
- 繁体坦
- 五笔FJGG
- 五行土
(1)(形)平而宽广
(2)(形)坦白;坦率。
(3)(形)心里安定:~然|~荡。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然
- 五笔QDOU
- 五行金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若
- 五笔ADKF
- 五行木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rě1. 〔般若〕见“般3”。
与坦然自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