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斧手
拼音:dāo fǔ shǒu
注音:ㄉㄠ ㄈㄨˇ ㄕㄡˇ

刀斧手的意思

词语解释:

①旧时官员的仪仗队中执兵器的人:刀斧手两旁站立。②刽子手。

引证解释:

⒈ 刽子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怒极,喝令绑出斩首。刀斧手得旨,推出市曹斩讫。”
《荡寇志》第一一七回:“刀斧手将白瓦尔罕推出帐外,将要行刑,忽听火光中一位佳人从外进来,连叫刀下留人。”
聂绀弩《怀<柚子>》:“走在前面的是刀斧手,穿着短装便衣,挽着袖子,手里提着雪亮的鬼头刀。”

国语词典:

俗称行刑的刽子手。

词语翻译

英语
lictor
德语
Liktor (S, Gesch)​, Henker

网络解释:

刀斧手 (职业)

  • 刀斧手(lictor,又译侍从执法吏),来自拉丁文ligare,意指“束缚”,乃是罗马文官之特殊阶级的成员,带有特殊的派定工作,随侍罗马共和以及帝国,握有统治大权的长官。刀斧手之传统的起源,回溯到当罗马还是王国的时代,也许被他们的依特鲁里亚( Etruria)的邻居所学得。
  • 刀斧手 (汉语词汇)

  • 刀斧手,汉语词汇。
  • 拼音:dāo fǔ shǒu
  • 释义:刽子手。
  • 字义分解

    • 拼音dāo
    • 注音ㄉㄠ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VNT
    • 五行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

    • 拼音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QRJ
    • 五行

    (1)(名)(~子)砍竹、木等用的工具;头呈楔形。也叫斧头(·tou)。

    (2)(名)古代一种兵器。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