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势
拼音: | bǐ shì |
注音: | ㄅ一ˇ ㄕˋ |
笔势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笔势
(1) 写、画运笔的风格
英
(2) 文章的气势
英
引证解释:
⒈ 书画文章的意态和气势。
引《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宋叶适《周镇伯墓志铭》:“授漳浦主簿,文牘间,判疑雪枉,笔势若飞不可遏。”
清江炳炎《淮甸春》词:“笔势夭斜,墨痕浮动,淡扫春无迹。”
冰心《六一姊》:“只记得纸上龙蛇飞舞,笔势很好看的。”
国语词典:
文章的气势。
网络解释:
笔势
字义分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筆
- 五笔TTFN
- 五行木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