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肩接踵
拼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注音:ㄇㄛˊ ㄐ一ㄢ ㄐ一ㄝ ㄓㄨㄥˇ
词性: 成语

摩肩接踵的意思

词语解释:

摩肩接踵mójiān-jiēzhǒng

(1) 肩与肩相摩,脚与脚相接。形容往来人多,拥挤不堪

在那电光辉煌、摩肩接踵的上海市
cheek-to-jaw;be crowded closely together;crowd against one another;jostle each other in a crowd

引证解释:

⒈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清倦圃野老《庚癸纪略·辛酉》:“十二月二十日,连日市上贼众往来,昼夜摩肩接踵,食物昂贵,从来未有。”
《新华文摘》1982年第4期:“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滚滚的人流几乎要把狭小的街道挤破。”

国语词典:

踵,脚跟。摩肩接踵指肩摩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也作「肩摩踵接」、「踵接肩摩」。

词语翻译

英语
lit. rubbing shoulders and following in each other's footsteps, a thronging crowd
法语
(lit.)​ se frotter les épaules et suivre les pas de l'autre, une grande foule

网络解释:

摩肩接踵

  • 【释 义】 摩:摩擦。踵:脚后跟。 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 【近义词】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接踵比肩、人头攒动。
  • 【反义词】门可罗雀
  • 【出 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
  •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 《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 《走进周庄》“小心踏上拱桥,周庄顿时立在面前:街楼古屋参差着,逶迤着,摩肩接踵地向你涌来,倒显得桥下的水流淌得如静止一般。
  •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 【示 例】 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
  • 【故 事】 春秋时期,齐国外交官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给他走正门,就说齐国没人就派这个矮人来。晏婴说齐国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挥袖成云。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 【英 文】 jostle each other in a crowd
    • 1、走廊的尽头是两扇对开的门,门上有两块长方形的玻璃,望出去,还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奇怪的是,那里有很多人,摩肩接踵,甚至有些拥挤。
    • 2、春节期间,郑州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 3、商场里妇女摩肩接踵,街上男人比比皆是。
    • 4、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人们摩肩接踵地在街上行走着,显现出一副匆忙的样子。
    • 5、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 6、年节将近,民眾纷纷前往菜市场採办年货,摩肩接踵的人潮把整条街挤得水洩不通。

    字义分解

    • 拼音mó,mā
    • 注音ㄇㄛˊ,ㄇㄚ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YSSR
    • 五行

    1. 擦,蹭,接触: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

    2. 摸,抚:摩弄。摩挲(suō)

    3. 研究,切磋: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4. 古同“磨”,磨擦。

    1. 〔摩挲(mā sā/mó 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ED
    • 五行

    (1)(名)肩膀:两~|并~。

    (2)(动)担负:息~|身~大任。

    • 拼音jiē
    • 注音ㄐㄧㄝ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UVG
    • 五行

    1.  连成一体:接合。接骨。接壤。衔接。

    2.  继续,连续: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

    3.  靠近,挨上:接近。邻接。接吻。

    4.  承受,收取:接受。接收。接纳。接管。

    5.  迎:接风。接生。接待。

    6.  姓。

    • 拼音zhǒng
    • 注音ㄓㄨㄥ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HTF
    • 五行

    (1)(名)脚后跟。

    (2)(动)亲到。

    (3)(动)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