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kuān shū |
注音: | ㄎㄨㄢ ㄕㄨ |
宽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宽舒
(1) 愉快,舒畅
(2) 宽敞舒展
引证解释:
⒈ 宽厚平和。
引《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
《隶释·先生郭辅碑》:“其少也,孝友而悦学。其长也,宽舒如好施。”
明沉榜《宛署杂记·民风一》:“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人性宽舒,风俗朴茂,蹈礼义而服声名。”
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宋子则是强调仁,因而也就赞扬宽舒。”
⒉ 宽松;从容。
引汉陆贾《新语·辅政》:“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
《朱子语类》卷四:“某向説得较宽,又觉不切;今説较切,又少些宽舒意。”
清梅曾亮《赠林侍郎序》:“使官不病民,漕不病官,皆优游宽舒,应务有餘。”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减轻赋税,节省徭役,让庶民的负担略为宽舒些。”
⒊ 舒畅。
引潘漠华《人间》:“做人,当有些苦恼,苦恼是做人的本质,所以请你也宽舒些吧!”
沈从文《王谢子弟》:“我是来办正经事的,办好了事,心里宽舒了。”
⒋ 宽敞舒适或舒展。
引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二:“晴明的阳光照得一车通亮,可是不嫌燠热;坐位很宽舒,勉强要躺躺也可以。”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我们的前程何等壮丽,何等宽舒!”
国语词典:
宽敞舒展。
如:「我很向往宽舒的生活空间,所以想在退休后搬到乡下去住。」
网络解释:
宽舒
- 1、亲情姊妹宽舒卧,仗胆轻装上半空。
- 2、或圆润雍容,或散淡宽舒,或瘦劲端居,或朴拙纵横。
- 3、人们的举止应当像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作和运动。弗兰西斯·培根。
- 4、坐位很宽舒,勉强要躺躺也可以。
- 5、你需要一个人的独自旅行,将自己扔进陌生中的勇气。它让你不得不因为食物、语言、路线的问题不断与陌生人发生交谈,让你在危险和未知中拓宽舒适圈。你只有跳开自己的生活,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才更懂自己这么一个人。
- 6、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患,土司无惶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稍可宽舒,一举而数利存焉。
字义分解
- 拼音kuān
- 注音ㄎㄨㄢ
- 笔划10
- 繁体寬
- 五笔PAMQ
- 五行木
(1)(形)横的距离大;范围广。
(2)(名)宽度:这条河有一里~。
(3)(动)放宽;使松缓:~限|~心。
(4)(形)宽大;不苛求(跟‘严’相对):~容|从~处理。
(5)(形)富裕;宽绰:他手头比过去~多了。
(6)(Kuā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