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贴
拼音: | guō tiē |
注音: | ㄍㄨㄛ ㄊ一ㄝ |
锅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铛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烙熟的饺子。
喻耳光。
喻耳光。
引证解释:
⒈ 在铛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烙熟的饺子。
引老舍《赵子曰》第九:“他本想去吃一些锅贴,喝两壶白干酒。”
⒉ 喻耳光。
引京剧《贵妃醉酒》:“[娘娘]打了我三个锅贴儿。”
国语词典:
北方农村以杂粮面发酵后,在大铁锅中,水淋淋的做成的饼。今多指在平底锅上用少量油水煎熟的面食,有馅,类似饺子。
如:「给他一个锅贴」。
网络解释:
锅贴
- 1、因为汁多,老主顾都把吃汤包的用到了这锅贴上。
- 2、刚出锅的锅贴,油晃晃金灿灿,皮儿薄面筋道,馅儿量足味香,要是觉得油腻,多蘸点醋就啦。
- 3、闫毓麟说,白天儿子、儿媳去上班,有时给她订午饭,她想换换口味的时候,就得出小区走一站地去附近吃锅贴儿。
- 4、便宜坊的锅贴最大的就是;外焦里嫩,皮薄馅多。
- 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那场活动的愤青总领队李幸长,现在已经是横跨两岸的锅贴儿连锁店"四海游龙"的老板了。
- 6、马志明到家中看望筱俊亭,娘俩又说又唱,不知不觉四五个小时过去了,筱俊亭亲自下厨房给大侄子煮大虾,烙韮菜锅贴儿。
字义分解
- 拼音guō
- 注音ㄍㄨㄛ
- 笔划12
- 繁体鍋
- 五笔QKMW
- 五行金
(1)(名)炊事用具;圆形中凹;多用铁制:一口~|铁~|沙~。
(2)(名)某些装液体加热用的器具:~炉|火~。
(3)(名)(~儿)锅子:烟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