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duān |
注音: | 一 ㄉㄨㄢ |
词性: | 名词 |
一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物件的一头。
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引证解释:
⒈ 指物件的一头。
引鲁迅《朝花夕拾·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⒉ 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引汉王充《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呐喊·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⒊ 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引汉桓宽《盐铁论·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匈奴累金之物。”
《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杜预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张友正﹞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⒋ 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引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七:“盛佳秀舀了一端饲。”
国语词典:
长形物体的一顶点。
网络解释:
一端
一端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砂轮迸出的火花直落到作台另一端。
- 2、在现代汽车阵容的另一端,现代公司高管对于雅科仕豪华车出色的市场表现尤为兴奋,产品策划副总裁麦克?欧布雷恩说道。
- 3、我们总是给自己套上绳子,两手各拉一端,越拽越紧,然后不停叫喊,我被绑架了。
- 4、奉献者们常常聚集在阳台的另一端并希望得到圣恩的一个瞥视。
- 5、随后,宠物医院将直射针绑在一根长铝合金条的一端,自制了一根超长注射针。
- 6、用这根数据线,一边连接投影仪的输入口,另一端连接电脑的输出口。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一端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