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ì kǒu tóng yīn |
注音: | 一ˋ ㄎㄡˇ ㄊㄨㄥˊ 一ㄣ |
词性: | 成语 |
异口同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
引证解释:
⒈ 同“异口同声”。
引《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跡,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法苑珠林》卷十三:“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异口同音,一心敬礼,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
鲁迅《彷徨·长明灯》:“‘那自然!’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
国语词典: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唐.白居易〈论制科人状〉:「喧喧道路,异口同音。」《宋书.卷五三.庾登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也作「异口同声」、「异口同辞」。
网络解释:
异口同音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 1、听得厉昊宇的父亲如此强调之后,厉昊宇等人不由得异口同音道请大帝收回成命。
- 2、林兄,两人异口同音叫了以上,后面的黑熊也是得势不饶人,“吼吼”。
- 3、站在一旁的天香等人,看着那枚银针,一脸惊奇,异口同音的言语道。
- 4、三人又异口同音问你同意了吗?杨美说咱们已钻进了他设的圈套,接受了他的再安排,我也只能乖乖就范。
- 5、等了几秒钟,电话里传来了几道异口同音的声响,“首领!”。
- 6、两个人欣赏完壮观无比的场景,心头涌出对对方的疑问,几乎异口同音问道“你怎么就醒了?”。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6
- 繁体异
- 五笔NAJ
- 五行土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tóng,tòng
- 注音ㄊㄨㄥˊ,ㄊ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同
- 五笔MGKD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tòng1. 〔胡同〕见“胡”。
与异口同音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