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隐
拼音:zì yǐn
注音:ㄗˋ 一ㄣˇ

自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自行隐藏。 2.衡量自己。 3.自己思量。 4.自己瞒骗自己。

引证解释:

⒈ 自行隐藏。

《庄子·缮性》:“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坟封高下,令足自隐。”

⒉ 衡量自己。

《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观絶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
尹知章注:“隐,度也。”

⒊ 自己思量。

唐张鷟《游仙窟》:“五嫂自隐心偏,儿復何曾眼引!”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恨他,恨他,索甚言破?是他须自隐。”

⒋ 自己瞒骗自己。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妾身谋成不谋败,学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隐。”

网络解释:

自隐

  • 《庄子·缮性》:“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坟封高下,令足自隐。”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ㄧㄣ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QVN
    • 五行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