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书
拼音: | tián shū |
注音: | ㄊ一ㄢˊ ㄕㄨ |
填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填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填篆”。书体之一种。相传为周人媒氏所作。 唐韦绩《墨薮·五十六种书》:“填书者,亦周之媒氏作。
引魏韦诞用题宫闕, 王廙、王隐皆好之。”
宋梦英《十八体书》:“填篆者, 周媒氏以仲春之月判会男女,则以此书表信往来,及魏明帝使京兆韦仲将点定芳林苑中楼观, 王廙、王隐皆云字间满密,故云填篆。亦曰方填书。至今图书印记并用此书。”
国语词典:
一种书法的体式。用篆体书写,字间满密,其画重叠,多用于图书印记。
网络解释:
填书
字义分解
- 拼音tián
- 注音ㄊㄧㄢˊ,ㄓㄣˋ
- 笔划13
- 繁体填
- 五笔FFHW
- 五行土
1. 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填塞。填补。填充。填空(
)。义愤填膺。2. 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填表。填词。
3. 形容声音巨大: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