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事
拼音:èr shì
注音:ㄦˋ ㄕˋ

贰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从事本职以外的事。

引证解释:

⒈ 指从事本职以外的事。

《礼记·五制》:“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孔颖达疏:“欲使专一其所有之事。”
唐王维《为画人谢赐表》:“徒以职官,不敢贰事;顾惟时论,有惭三絶。”
赵殿成笺注:“《左传》,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其族。对曰:‘伶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 杜预注,言不敢学他事也。”
宋苏轼《除皇伯祖宗晟特起复制》:“曾閔之哀,丧不贰事; 汉唐之旧,礼有夺情。”

网络解释:

贰事

  • 贰事拼音èr shì,释义指从事本职以外的事。
  • 字义分解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FMI
    • 五行

    (1)(数)“二”的大写。

    (2)(动)变节、背叛:~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