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
拼音: | yáng shān |
注音: | 一ㄤˊ ㄕㄢ |
阳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山名。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狼山。 2.古县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东。汉置﹐属桂阳郡﹐后汉改为阴山县﹐三国吴复置﹐历代因之。
引证解释:
⒈ 山名。 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狼山。参见“阴山”。
引《史记·蒙恬列传》:“於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五原西安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 阳山在河北。”
⒉ 古县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东。 汉置,属桂阳郡,后汉改为阴山县,三国吴复置,历代因之。
引唐韩愈《送区册序》:“阳山,天下之穷处也。”
旧注:“阳山,县名,属连州。”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陽
- 五笔BJG
- 五行土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与阳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