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否
拼音:ān fǒu
注音:ㄢ ㄈㄡˇ

安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安抑或不安,吉还是凶。

引证解释:

⒈ 谓安抑或不安,吉还是凶。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白氏﹞想起丈夫经由彼处,必多惊恐。别后杳无书信,知道安否如何?”

网络解释:

安否

  • 安否,读音是ān pǐ,汉语词汇,解释为安抑或不安。
  • 字义分解

    • 拼音ān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VF
    • 五行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 拼音fǒu,pǐ
    • 注音ㄈㄡˇ,ㄆ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IKF
    • 五行

    fǒu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否定。

    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否?。

    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否则。学则正,否则邪。

    1. 不好,坏,恶:否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