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府
拼音:lǜ fǔ
注音:ㄌㄩˋ ㄈㄨˇ

率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官署名。秦设,汉因之。晋有五率府,即左卫率﹑右卫率﹑前卫率﹑后卫率和中卫率。南北朝及隋迭有因革,至唐乃有十率府。皆太子属官,掌东宫兵仗﹑仪卫及门禁﹑徼巡﹑斥候等事。宋不常设,明废。

引证解释:

⒈ 古官署名。 秦设, 汉因之。 晋有五率府,即左卫率、右卫率、前卫率、后卫率和中卫率。 南北朝及隋迭有因革,至唐乃有十率府。皆太子属官,掌东宫兵仗、仪卫及门禁、徼巡、斥候等事。 宋不常设, 明废。

《南齐书·徐孝嗣传》:“初, 孝嗣在率府,昼卧斋北壁下。”

网络解释:

率府

  • 率府,读音是lǜ fǔ,汉语词汇,为古官署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shuài,lǜ
    • 注音ㄕㄨㄞˋ,ㄌㄩ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XIF
    • 五行

    • 拼音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WFI
    • 五行

    (1)(名)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官~|政~。

    (2)(名)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

    (3)(名)旧时称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元首~|总统~。

    (4)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

    (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济南~。

    (6)(Fǔ)姓。〈古〉又同“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