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逐鹿
拼音:zhōng yuán zhú lù
注音:ㄓㄨㄥ ㄩㄢˊ ㄓㄨˊ ㄌㄨˋ
词性: 成语

中原逐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引证解释:

⒈ 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
郭孝成《陕西光复记》:“当中原逐鹿之时,正豪杰从龙之会。”
陈毅《失题》诗:“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

国语词典:

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网络解释:

中原逐鹿

  • 中原逐鹿,读音:zhōng yuán zhú lù,汉语词语;释义: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后来泛指整个中国。
  • 中原逐鹿的近反义词

    • 1、孙氏于是在江东发展,未参与中原逐鹿
    • 2、当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中原逐鹿,战事频频,最后,刘邦扫灭群雄,终于一统天下。
    • 3、中原逐鹿,兵马冲击,回肠荡气应生,痛砍敌子。
    • 4、只有这巫门在中原大地上默默无闻,何也?中原逐鹿,黄帝大败蚩尤,斩其首于九黎,这蚩尤,就是巫门大帝,从此巫门不兴,被佛道两家联合压制。
    • 5、明末清初,刀兵四起,大明、满清、义兵中原逐鹿,各方英雄侠客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 6、五千年华夏征战,八百里中原逐鹿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KHK
    • 五行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RII
    • 五行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PI

    (1)(动)追赶:~鹿|随波~流。

    (2)(动)驱逐:~客|~出。

    (3)(副)挨着(次序):~次|~个|~句|~年|~日|~条。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1
    • 繁体鹿
    • 五笔YNJX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