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卷
拼音: | nán běi juàn |
注音: | ㄋㄢˊ ㄅㄟˇ ㄐㄨㄢˋ |
南北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卷与北卷的合称。
引证解释:
⒈ 南卷与北卷的合称。 明清科举,依考生之地域而分南卷、北卷两种(后又增中卷)。自明代宣德以后,会试取士定名额比例为南方占十分之六,北方占十分之四。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清顾炎武《日知录·北卷》。
引明陆深《科场条贯》:“﹝成化﹞二二年尹阁老直主考序称:宣德丁未,大学士杨士奇议,会试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为中数。”
网络解释:
南北卷
字义分解
- 拼音nán
- 注音ㄋㄢˊ,ㄋㄚ
- 笔划9
- 繁体南
- 五笔FMUF
- 五行火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北
- 五笔UX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