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
拼音:yǐn jiù
注音:一ㄣˇ ㄐ一ㄡˋ
词性: 动词

引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咎yǐnjiù

(1) 把过失归于自己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引咎辞职
take the blame;hold one self responsible for a mistake

引证解释:

⒈ 归过失于自己。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会涛怖惧,遂自引咎。”
宋欧阳修《太尉王公神道碑铭》:“人有谤公於上者,公輒引咎,未尝自辩。”
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盖是时汪兆铭已到上海,唐绍仪已引咎辞职也。”

国语词典:

自己承认有过错。

词语翻译

英语
to take the blame, to accept responsibility (for a mistake)​
德语
einen Schuld auf sich nehmen, die Verantwortung für einen großen Fehler übernehmen (V)​
法语
prendre sur soi la responsabilité d'une faute

网络解释:

引咎

  • 引咎是归过失于自己的意思。汉语词汇,拼音yǐn jiù,出处《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 1、他为这事能引咎自责,下属都十分敬重他。
    • 2、他口口声声引咎自责,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 3、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 4、陛下,如此大败,统领原本就该引咎辞任才对啊,帝国军规里似乎有这么一条吧?为何陛下迟迟的依旧要姑息于败军之将?
    • 5、第八条老婆犯错时要引咎自责,自揽黑锅;不得有连累老婆之行为。
    • 6、’嗣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HKF
    • 五行

    (1)(名)过失;罪:~由自取。

    (2)(动)怪罪;处分:既往不~。

    (3)(形)凶:体~(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