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灾
拼音:báo zāi
注音:ㄅㄠˊ ㄗㄞ
词性: 名词

雹灾的意思

词语解释:

雹灾báozāi

(1) 冰雹所致的自然灾害

disaster caused by hail

网络解释:

雹灾

  • 冰雹,又称为雹子,冷子和冷蛋子等,是对流性雹云降落的一种固态水,是我国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冰雹出现的范围小,时间短,但来势凶猛,强度大,常伴有狂风骤雨,因此往往给局部地区的农牧业,工矿业,电讯,交通运输以至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
    • 1、旱灾、洪涝、雹灾、风灾、霜冻等气象灾害频繁。
    • 2、自然风险中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洪水造成的损失最大,然后依次是风雹灾和旱灾。
    • 3、目的分析研究陇县冰雹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灾害损失,为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 4、研究结果可对雹灾监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 5、空间分布方面:平阳路旱灾和蝗灾较为严重,太原路水灾和地震较为严重,大同路雹灾、霜灾和风灾较为严重。
    • 6、古代湖南除水、旱两大自然灾害外,主要的灾种还有虫灾、风灾、雹灾、冰冻、地震和疫灾,都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字义分解

    • 拼音báo
    • 注音ㄅㄠ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QNB
    • 五行

    (名)(~子)冰雹;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多伴同雷阵雨出现。对农业有害。

    • 拼音zāi
    • 注音ㄗㄞ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OU
    • 五行

    (1)(名)灾害。

    (2)(名)个人遭遇的不幸:招~惹祸|没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