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表
拼音: | bài biǎo |
注音: | ㄅㄞˋ ㄅ一ㄠˇ |
拜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上奏章。 2.对神拜献祈祷文。
引证解释:
⒈ 上奏章。
引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谨拜表并献诗二篇。”
晋李密《陈情事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唐韩愈《感春》诗之四:“前随杜尹拜表迴,笑言溢口何欢咍。”
清曹寅《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将军敬拜表,天子喜披书。”
⒉ 对神拜献祈祷文。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爱子王雱病疽而死, 荆公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
引荆公亲自行香拜表。”
国语词典:
古代臣子上呈奏章,必先跪拜于地,以示尊敬,故上表称为「拜表」。
网络解释:
拜表
字义分解
- 拼音bài,bái
- 注音ㄅㄞ
- 笔划9
- 繁体拜
- 五笔RDFH
bài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bái[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