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
拼音:tóng zǐ
注音:ㄊㄨㄥˊ ㄗˇ

桐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桐木与梓木。两者皆良材。

引证解释:

⒈ 桐木与梓木。两者皆良材。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朱熹集传:“椅、桐、梓、漆,四木皆琴瑟之材也。”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宋叶适《科举》:“去四患,得四利,所谓养之於始,自拱把而至於桐梓,古人之言不可忽也。”

  • 1、桐梓县作为“黔北门户”,是革命老区、夜郎故地、方竹笋之乡,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
  • 2、潘峰率领的侧翼部队已克桐梓,俘敌数百,缴获大量物资。
  • 3、梁王爱才,于是便赐给司马相如一把绿绮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四字,实为琴中之宝,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
  • 4、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
  • 5、周西成在主持贵州省政期间,在巩固桐梓系军阀统治地位的同时,曾采取一些措施来推进贵州近代化的发展。
  • 6、再次赴港的旅客,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到遵义市公安局或湄潭县、桐梓县、绥阳县、仁怀县、赤水县、习水县公安局办理再次签注手续。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MGK
  • 五行

1.泡桐。

2.油桐。

3.梧桐。

4.(Tóng)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UH
  • 五行

(1)(名)梓树;乔木:桑~。

(2)(名)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