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对官
拼音: | cì duì guān |
注音: | ㄘˋ ㄉㄨㄟˋ ㄍㄨㄢ |
次对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
引证解释:
⒈ 唐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
引《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伸起,上三留之,曰:‘异日不復得独对卿矣。’” 元胡三省注:“次对官独坐,宰相皆同入对。”
清梁章鉅《称谓录·都御史古称》:“唐中世以后宰相对延英,既退,待制官、巡对官皆得引对,谓之次对官,谓其次相之后而得对也。”
网络解释:
次对官
字义分解
- 拼音cì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次
- 五笔UQWY
- 五行金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對
- 五笔CFY
- 五行火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