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rén hé |
注音: | ㄖㄣˊ ㄏㄜˊ |
仁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仁爱温和。
引《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歌乐者,仁之和也。”
《魏书·游明根传》:“明根歷官内外五十餘年,处身以仁和。”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内子性仁和,闻之无难色。”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赵君(赵明诚 )仁和茂才,好古士也,收藏金石至四千餘种。”
网络解释:
仁和 (制药企业)
仁和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也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拜仁和克林斯曼的帅位。
- 2、一提到高雄、汤镇业、梁家仁和徐少强等人的名字,无不让人重回到那个港片兴旺的录像厅时代。
- 3、黄世仁和穆仁智是一丘之貉,一个是满嘴仁义道德,一个张牙舞爪欺负穷人,没有一个东西。
- 4、荣毅仁和杨鉴清本来就是十分俊俏般配的一对,新婚之日更是光彩照人,诸亲友无不啧啧称赞这是天生的一对佳偶。
- 5、势力最大的就是仁和堂,当家的名叫西北风,号称有五百人枪,敢攻打圩子或者集子。
- 6、仁慈传情,温馨常在。仁心扬善,充满关爱。仁理服众,不卑不亢。仁徳立业,信誉至上。仁义修身,气正心强。仁和齐家,万事兴旺。
字义分解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4
- 繁体仁
- 五笔WFG
- 五行金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