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墨
拼音:gōng mò
注音:ㄍㄨㄥ ㄇㄛˋ

工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印制工本。

引证解释:

⒈ 印制工本。

《元史·食货志一》:“凡钞之昏烂者, 至元二年,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为二十文。”
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配成五对为官本,工墨三分任倒除。”

网络解释:

工墨

  • 【示例】
  • 《元史·食货志一》:“凡钞之昏烂者,至元二年,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为二十文。”
  •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配成五对为官本,工墨三分任倒除。”
  •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AAAA
    • 五行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LFOF
    • 五行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