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袍
拼音:nà páo
注音:ㄋㄚˋ ㄆㄠˊ

衲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 2.指缝补过的旧衣。

引证解释:

⒈ 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

宋洪迈《夷坚乙志·侠妇人》:“吾手製衲袍以赠君,君谨服之,惟吾兄长马首所向。”

⒉ 指缝补过的旧衣。

宋郭彖《睽车志》卷六:“刘先生者, 河朔人。年六十餘,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 刘欣谢而去。”

网络解释:

衲袍

  • 衲袍,是汉语词汇,拼音是nà páo,解释为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ㄚ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UMW

    (1)(动)补缀:百~衣|百~本。

    (2)(名)和尚穿的衣服;和尚用做自称:老~(老和尚)。

    • 拼音páo
    • 注音ㄆ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UQN
    • 五行

    (名)(~子、~儿)中式的长衣服:皮~子|~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