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文
拼音:zhuàng wén
注音:ㄓㄨㄤˋ ㄨㄣˊ

壮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壮族的文字。是
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
包括五个声调字母


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网络解释:

壮文

  • 壮文(Sawcuengh,Zhuang writing system)是壮族语言使用的文字,用来书写他们的民族语言壮语。壮语的系属有争议,一般将其归入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
  • 另有认为壮语更接近南岛语系。由于长期和汉族接触,壮族一直以来都借用汉字来书写他们的语言;另一方面,部分壮语词汇亦传入了汉族语言,成为粤方言的组成部份。
  • 壮族也像越南人(京族人)一样,发明类似字喃的文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壮语称之为Sawndip,一般称之为方块壮字。
    • 1、说到中国壮乡就不能不提广西壮文学校了。
    • 2、但是壮文学校人才济济,我们还是碰碰运气,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 3、的私约当面陈诉于官,并在壮文中,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为例,揭示“女非嫁不嫁”。
    • 4、壮文作为祖国民族文字的一员得到了很的保护和发扬。
    • 5、生活在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族,在严峻的环境里创造了精彩的黑衣壮文化。 ()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FG
    • 五行

    (1)(名)姓。

    (2)(形)强壮

    (3)(形)雄壮;大:~观|~志。

    (4)(动)加强;使壮大:~胆|~声势。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