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周
拼音: | qī zhōu |
注音: | ㄑ一 ㄓㄡ |
期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朞周"。 2.犹期服。服丧一年。亦借指近亲之丧。 3.一周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朞周”。
⒉ 犹期服。服丧一年。亦借指近亲之丧。
引唐高彦休《唐阙史·郑少尹及第》:“大和二年,颇有籍籍之誉,以主文非再知举,试日果有期周之恤。”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丁丑,詔削夺多逊官爵,流崖州,并徙其家,期周以上亲悉配远裔。”
⒊ 一周年。
引清方苞《七思·三姊》:“年逾二纪兮復愆期,入赘朞周兮始授绥。”
网络解释:
期周
字义分解
- 拼音qī,jī
- 注音ㄑㄧ,ㄐㄧ
- 笔划12
- 繁体期
- 五笔ADWE
q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3.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4.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5.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6.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jī1.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