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苏
拼音:shuǐ sū
注音:ㄕㄨㄟˇ ㄙㄨ

水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名。

引证解释:

⒈ 草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水苏》:“此草似苏而好生水旁,故名水苏。其叶辛香,可以煮鸡,故有龙脑、香苏、鸡苏诸名。”
清曹寅《十八日天池纳凉》诗:“小摘水苏消午热,卧乘残月到吾庐。”

网络解释:

水苏

  • 水苏:唇形科植物
  • 水苏:中药
    • 1、目的:采用法测定抗宫炎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 2、到了土地革命时期,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琼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乐会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乐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遗址。
    • 3、水苏属一种广泛种植的唇形科植物水苏属,尤指厚朴主要原产于欧洲,有通常为浅红紫色的花穗。曾广泛用于草药。
    • 4、成份:蛋黄卵磷脂精华、水苏糖精华、棉子糖、果糖等。
    • 5、这是一种薯芋类蔬菜,属于唇形科水苏属的草本植物。
    • 6、在益母草储藏过程中,见光降解是盐酸水苏碱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 拼音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