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
拼音:wǎn yuē
注音:ㄨㄢˇ ㄩㄝ
词性: 形容词

婉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婉约wǎnyuē

(1) 委婉含蓄

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
restrained

(2) 柔美

一行一断,婉约流利。——《书法要录·梁庾元威论书》
graceful

引证解释:

⒈ 和顺谦恭。

《国语·吴语》:“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
韦昭注:“婉,顺也;约,卑也。”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后比得足下书,辞意婉约,有改往脩来之言。”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潁川” 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其妇諫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 徽曰:‘如君所言,亦復佳。’其婉约逊遁如此。”

⒉ 委婉含蓄。

南朝梁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属词婉约,缘情綺靡。”
《明史·文苑传三·高叔嗣》:“其为诗,清新婉约,虽为梦阳所知,不宗其説。”
清戴名世《<巢青阁集>序》:“而其词则豪情艷趣,婉约缠绵,不涉淫哇之习。”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二章:“纳兰性德虽以婉约的小令为主,但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⒊ 指文辞的柔美简约。

晋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⒋ 柔美。

汉王粲《神女赋》:“扬娥微眄,悬藐流离。婉约綺媚,举动多宜。”
唐康骈《剧谈录·玉蕊院真人降》:“峩髻双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约,迴出於众。”
后蜀毛熙震《临江仙》词:“纤腰婉约步金莲。”
阿英《<察哈尔窗花>叙记》:“至于江南一带,则具有明媚婉约、纤丽生动的特点。”

⒌ 悠扬婉转。

晋成公绥《啸赋》:“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騖而激扬。”

国语词典:

婉转含蓄。

网络解释:

婉约 (形容词)

  • 婉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ǎn yuē,意思是委婉含蓄。如“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又指柔美。如汉·王粲 《神女赋》:“扬娥微眄,悬藐流离。婉约绮媚,举动多宜。”
  • 婉约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由于风格不同,宋词也有派别之分,如豪放派、婉约派等。
    • 2、文字别致婉约,充满想象力,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
    • 3、任一曲江南烟雨的柔情婉约,在我指间流淌。
    • 4、踮起脚尖使劲的眺望那海边的落日,仿佛天际尽头就在那里,昏黄的落日犹如婉约的女子表露暖暖的爱意。
    • 5、旖旎,婉约,有些缠绵,有些忧郁,缭绕,挥之不去,挥之不去的忧郁和缠绵。
    • 6、年华如歌,婉约的唱着。

    字义分解

    • 拼音wǎn
    • 注音ㄨ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VPQB
    • 五行

    (1)(形)(说话)婉转

    (2)(形)〈书〉柔顺;温顺:~顺

    (3)(形)〈书〉美好。

    • 拼音yuē,yāo
    • 注音ㄩㄝ,ㄧㄠ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XQYY

    yuē

    1. 绳子。

    2. 拘束,限制:约束。约法。制约。约定俗成。

    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约。条约。契约。

    4. 事先说定:约见。约会。

    5. 邀请:约请。约集。

    6. 节俭:节约。俭约。

    7. 简要,简单:由博返约。简约。

    8. 大略:约计。约莫。约略。

    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约分。

    yāo

    1. 用秤称:约约。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