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绅
拼音:jìn shēn
注音:ㄐ一ㄣˋ ㄕㄣ

缙绅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缙绅jìnshēn

(1)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缙绅大夫士。——·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名达于缙绅间。——·黄宗羲《柳敬亭传》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缙绅士大夫。——·周容《芋老人传》
the gentry;the officialdom

引证解释:

⒈ 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縉绅者弗道。”
颜师古注:“李奇曰:‘縉,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硃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绅,则用圈焉。”
丁玲《母亲》:“几个还没有下乡去的老缙绅,维持城里的秩序。”

⒉ 见“縉绅録”。

国语词典:

古时官吏插笏于绅带间,故称仕宦为「缙绅」。《聊斋志异.卷二.巧娘》:「广东有缙绅傅氏,年六十余。生一子,名廉。」也作「搢绅」。

网络解释:

缙绅

  •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如: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指古时做过官的人。
  • 另外,16~17世纪俄国曾有过缙绅会议。
  • 缙绅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当时,各界读者必须衣着整洁,进门买票,来图书馆的往往是缙绅先生。
    • 2、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
    • 3、然词旨奧衍,非缙绅先生不能道。
    • 4、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籓镇争以货赂结之。
    • 5、一次为诸儒讲论经典,“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 6、缙绅以干戈为儿戏,宰衡以清淡为庙略,高贵卿公与钟繇等较量精义,何救于败?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XGOJ
    • 五行

    红色的丝织品。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JHH
    • 五行

    (1)(名)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2)(名)绅士: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