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
拼音:běn shù
注音:ㄅㄣˇ ㄕㄨˋ

本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根本之道。 2.原定数目。

引证解释:

⒈ 根本之道。

《庄子·天下》:“明於本数,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成玄英疏:“本数,仁义也;末度,名法也。”
清姚鼐《<庄子章义>序》:“庄子之书,言明於本数。”

⒉ 原定数目。

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民纳租税数至或倍其本数。”

网络解释:

本数

  • 本数,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根本之道。
    • 1、在描述样本数据多峰分布现象的基础上,定义了用样本数峰值之间的凹陷区域面积测度表征离散样本数据多峰分布程度的统计指标,给出了多峰分布度的计算方法。
    • 2、正如上文所述,分析程序负责处理文本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标记存储在索引中。
    • 3、播量、穴栽插本数、分蘖发生时期、植伤诸因素均显著影响穗型质量,分蘖发生时期最为突出。
    • 4、注本数据由莒县丝绸公司养蚕试验,莒县缫丝厂试样组缫丝鉴定。
    • 5、为了防止人为的造成训练后的网络过多的倾向于某一故障类型,各故障类型的训练样本数量不应相差太多。
    • 6、少林寺在洛阳福王的辖区,当初太祖皇帝朱元璋下旨削减所有道观、寺庙的庄田、义田,少林寺原本数千亩的良田被收回。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shù,shǔ,shuò
    •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OVTY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shǔ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