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押
拼音:xíng yā
注音:ㄒ一ㄥˊ 一ㄚ

行押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体名。行书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书体名。行书的别称。

《魏书·崔玄伯传》:“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
宋曾慥《类说》卷五八引《书法苑》:“钟繇有三体:一曰名石,谓正书;二曰章程,谓八分书;三曰行押,谓行书。”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小楷不易工,即米元章,亦但能行押。”

网络解释:

行押

  • 行押是一个词语,词语是书体名。行书的别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
    • 注音ㄧㄚ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LH
    • 五行

    (1)(动)把财物交给对方作为保证:抵~。

    (2)(动)暂时把人扣留:关~|拘~|看~。

    (3)(动)跟随着照料或看管:~车|~送。

    (4)(动)同“压”:~柜。

    (5)(动)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作为凭信:~尾。

    (6)(名)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所画的符号: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