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
拼音:huàn huā
注音:ㄏㄨㄢˋ ㄏㄨㄚ

浣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浣花溪。
2.即浣花笺。
3.每年四月十九日,蜀人多游宴于浣花溪,称为「浣花日」。

引证解释:

⒈ 即浣花溪。参见“浣花溪”。

宋陆游《岁晚诗》:“浣花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令威。”
清戴名世《李县圃唱和诗》序:“然子美故乐蜀,锦江之上, 浣花之滨,时时有子美,时时有子美之诗也。”

⒉ 即浣花笺。参见“浣花牋”。

宋陆游《闲居无客戏作长句》诗:“韞玉面凹观墨聚,浣花理腻觉豪飞。”
自注:“浣花, 蜀笺名。”

⒊ 见“浣花日”。

网络解释:

浣花

  • 浣花是一种草本植物,开白色小花,呈味苦。
    • 1、接着就在这浣花小筑的门外不断的传来某男的吼叫,不,是惨叫。
    • 2、台阶边上有花铲和浣花壶,小心点,别伤到自己…
    • 3、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锦江上的龙爪堰橡胶坝、浣花溪进水闸、浣花溪出水闸将开始大修,中秋节前大修完毕,保证成都市民能在节日放河灯祈福。
    • 4、游人只需付上少许费用,即可“驾一叶之扁舟”在浣花溪上荡荡悠悠,体味“游江”之乐。
    • 5、我喃喃问:“你认识李白?”,“喝过几次酒,比过几次剑。”,“杜甫呢?”,“因为容颜不老,我不能在一地久居,不得不四处飘泊,上元二年,曾在蜀中浣花溪畔见过子美。”。桐华 
    • 6、辖区内有成都市五星级公园浣花溪公园,是成都目前集生活配套,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为一体的高档生活区。

    字义分解

    • 拼音huàn
    • 注音ㄏㄨ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PFQ
    • 五行

    (1)(动)洗;洗涤。

    (2)(名)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