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钩
拼音:xuán gōu
注音:ㄒㄨㄢˊ ㄍㄡ

悬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喻缺月。 2.山莓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喻缺月。

唐康庭芝《咏月》:“臺前疑掛镜,帘外似悬钩。”

⒉ 山莓的别名。

南朝梁宣帝《游七山寺赋》:“枳椇列植而为藪,悬钩触草而徘徊。”
宋陆游《闲咏园中草木》:“一树山樱鸟啄残,悬钩半舍亦甘酸。”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悬钩子》﹝释名﹞引陈藏器曰:“茎上有刺如悬钩,故名。”

网络解释:

悬钩

  • 悬钩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uán gōu,解释为缺月。
  • 字义分解

    • 拼音xuán
    • 注音ㄒㄩ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GCN
    • 五行

    (1)(动)挂:倒~。

    (2)(动)公开揭示:~赏。

    (3)(动)抬;不着地:~腕。

    (4)(动)无着落;没结果:~案。

    (5)(动)挂念:~念。

    (6)(动)凭空设想:~拟|~想。

    (7)(动)距离远;差别大:~隔|~殊。

    (8)(形)〈方〉危险:好~。

    • 拼音gōu
    • 注音ㄍㄡ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QCY
    • 五行

    (1)(名)(~儿)钩子:秤~儿|钓鱼~儿|火~子。

    (2)(名)(~儿)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形状是“亅、乛、乚”。

    (3)(名)(~儿)钩形符号;形状是“√”;一般是用来标志内容正确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旧时也指勾除或删除的符号。

    (4)(动)使用钩子搭、挂或探取:~住高枝儿采桑叶|把掉在井里头的东西~上来|杂技演员用脚~住绳索倒挂在空中。

    (5)(动)用带钩的针编织:~一个针线包。

    (6)(动)缝纫方法;用针粗缝:~贴边。

    (7)(名)说数字时用来代表9。

    (8)(Gō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