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律
拼音:kē lǜ
注音:ㄎㄜ ㄌㄩˋ

科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法令;法律。 2.指音韵格律。

引证解释:

⒈ 法令;法律。

《南史·薛安都传》:“卿为朝廷勋臣,云何放恣,輒於都邑杀人,非唯科律所不容,主上亦无辞相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余谓妖魅能一一守科律,则天无雷霆之诛矣。”

⒉ 指音韵格律。

刘师培《文说·和声》:“推之沉宋之诗,音中羣雅; 温李之文,势若转圜。或拗韵以协声,或激昂以竞响。然调有缓急,音有抗堕,科律所设,不可诬也。”

网络解释:

科律

  • 科律,法令;法律,出自《南史·薛安都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UFH
    • 五行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 拼音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vfh
    • 五行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