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丝而棼
拼音: | zhì sī ér fén |
注音: | ㄓˋ ㄙ ㄦˊ ㄈㄣˊ |
词性: | 成语 |
治丝而棼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治:整理。棼:纷乱。理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引证解释:
⒈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引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夫政出多门,非国家之福也。既有下院以代表民意,而復以上院掣肘之,是治丝而棼也。”
国语词典:
整理丝线时,不先找出头绪,以致越理越乱。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唐.冯用之〈权论〉:「不可施而施,则礼义如说河济渴矣;不可威而威,则刑名如治丝而棼矣。」也作「治丝益棼」。
网络解释:
治丝而棼
治丝而棼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治
- 五笔ICKG
- 五行水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治丝而棼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