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假
拼音:zhāo jiǎ
注音:ㄓㄠ ㄐ一ㄚˇ

昭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毛传:"假﹐至也。"马瑞辰通释:"言诚能昭假于天﹐其感应之理无有赢差者。"又《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一说﹐明告。高亨注:"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又一说﹐招请。见郭沫若《读了关于的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

《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
毛传:“假,至也。”
马瑞辰通释:“言诚能昭假於天,其感应之理无有赢差者。”
又《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一说,明告。 高亨注:“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
又一说,招请。见郭沫若《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 《后汉书·冯异传》:“昔我光武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

网络解释:

昭假

  • 昭假,拼音是zhāo jiǎ,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
    • 注音ㄓㄠ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VKG
    • 五行

    (1)(形)明显;显著:~著。

    (2)(动)〈书〉表明;显示:~示|~然若揭。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NHC
    • 五行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