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礼
拼音: | yì lǐ |
注音: | 一ˋ ㄌ一ˇ |
逸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相传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经学家认为汉武帝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的壁中,今文经学家则否认《逸礼》的发现。
失传的礼仪。
失传的礼仪。
引证解释:
⒈ 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相传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经学家认为汉武帝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的壁中,今文经学家则否认《逸礼》的发现。
引《汉书·刘歆传》:“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於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
宋洪迈《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古礼经》五十六篇, 后苍传十七篇曰《后氏曲臺记》,所餘三十九篇名为《逸礼》。”
章炳麟《訄书·清儒》:“而仁和邵懿辰,为《尚书通义》、《礼经通论》,指《逸书》十六篇、《逸礼》三十九篇为刘歆矫造。”
⒉ 失传的礼仪。
引唐韩愈《贺册尊号表》:“搜三代之逸礼,补百王之漏典。”
唐耿湋《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国语词典:
书名。西汉景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的《仪礼〉大致相同,余三十九篇,今佚,世称为「逸礼」。
网络解释:
逸礼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11
- 繁体逸
- 五笔QKQP
- 五行土
(1)(形)安乐;安闲:安~|以~待劳|一劳永~。
(2)(动)逃跑:奔~|逃~。
(3)(动)避世隐居:隐~|~居。
(4)(动)散失;失传:~文|~书|~事|~闻。
(5)(动)超过一般: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