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稀鳞绝
拼音: | hóng xī lín jué |
注音: | ㄏㄨㄥˊ ㄒ一 ㄌ一ㄣˊ ㄐㄩㄝˊ |
词性: | 成语 |
鸿稀鳞绝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书信极少。
引证解释:
⒈ 谓书信极少。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絶,悲愴不胜。”
参见“鸿鳞”。解释:比喻音信极少。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国语词典:
鸿、鳞,传说古时用以传书,故后用以代称书信。鸿稀鳞绝比喻音信断绝。
网络解释:
鸿稀鳞绝
字义分解
- 拼音hóng
- 注音ㄏ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鴻
- 五笔IAQG
- 五行水
(1)(名)鸿雁:~毛。
(2)(名)〈书〉指书信:来~(来信)。
(3)(形)大:~图|~儒。
(4)(Hónɡ)姓。
- 拼音xī
- 注音ㄒㄧ
- 笔划12
- 繁体稀
- 五笔TQDH
- 五行木
(1)(形)稀疏。
(2)(形)事物出现得少。
(3)(形)含水多;薄:~释|~少。
(4)(形)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烂。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20
- 繁体鱗
- 五笔QGOH
- 五行火
(1)(名)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
(2)(形)像鱼鳞的:~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