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
拼音: | lóng zhōu |
注音: | ㄌㄨㄥˊ ㄓㄡ |
词性: | 名词 |
龙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龙舟
(1) 狭长的龙形舟船,多人同时划动数浆,用作竞渡比赛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饰龙形的大船。
引《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
高诱注:“龙舟,大舟也,刻为龙文。”
《后汉书·张衡传》:“号冯夷俾清津兮,櫂龙舟以济予。”
唐李白《赠僧朝美》诗:“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⒉ 专供皇帝乘御的船。
引《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郭璞注:“舟皆以龙鸟为形制。今吴之青雀舫,此其遗象也。”
《隋书·炀帝纪上》:“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
宋文天祥《正月十三日》诗:“去年今日遁崖山,望见龙舟咫尺间。”
⒊ 每年端午为纪念诗人屈原而竞渡的龙形船。
引宋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龙舟争快楚江滨,弔屈谁知特愴神!”
明无心子《金雀记·开宴》:“满城佳节近中天,竞鬭龙舟吊屈原。”
清陈维崧《蝶恋花·五月词》词:“雪片崩涛飞彩帜, 妙高臺下龙舟戏。”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这天又是龙舟节,出去泛舟,或是两个学校间的竞渡,也是极好的日子。”
⒋ 广东民歌的一种。后演变为曲艺的一种。也叫“龙洲歌”。
引《中国谚语资料》上册:“快活龙舟愁闷戏。”
注:“龙舟, 广东民歌的一种。”
国语词典:
刻饰成龙形的船。多在端午节用来举行龙舟大赛。
网络解释:
龙舟 (端午节竞渡用的龙形船)
- 1、参加龙舟比赛的选手个个裹头赤膊,精神抖擞。
- 2、端午节我市举办了龙舟大赛,热闹非凡!
- 3、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 4、龙舟竞赛开始了,锦江两岸万头攒动,人山人海。
- 5、龙舟赛那天,太阳还没有出来,河边已是观者如堵了。
- 6、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由来已久。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