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以凌尺故能高
拼音:shān yǐ líng chǐ gù néng gāo
注音:ㄕㄢ 一ˇ ㄌ一ㄥˊ ㄔˇ ㄍㄨˋ ㄋㄥˊ ㄍㄠ

山以凌尺故能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以凌尺故能高,是汉语成语,读音为shān yǐ líng chí gù néng gāo,释义是山峦因坡度斜平,积土面广,才能高大。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FWT
  • 五行

(1)(动)侵犯;欺侮:~辱|盛气~人。

(2)(动)逼近:~晨。

(3)(动)升高;在空中:~空|~云|~霄。

(4)(Línɡ)姓。

(5)(名)〈方〉冰(多指块或锥状的):冰~。

  • 拼音chǐ,chě
  • 注音ㄔˇ,ㄔㄜ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I
  • 五行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 拼音
  • 注音ㄍㄨ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TY
  • 五行

(1)(名)事故:变~。

(2)(名)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连)所以;因此:今日大雨倾盆;~未如期起程。

(5)(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黄河~道|依然~我。

(6)(名)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7)(人)死亡;已经死亡的(人):病~|染病身~|父母早~|~友。

  • 拼音néng,nài
  • 注音ㄋㄥˊ,ㄋ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XX

néng

1.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3.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nài

1.古同“耐”,受得住。

2.笔画数: 10。

3. 部首:月。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