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
拼音:guāng guài
注音:ㄍㄨㄤ ㄍㄨㄞˋ

光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神奇怪异的现象。 2.引申为离奇古怪。 3.形容错杂斑斓。

引证解释:

⒈ 神奇怪异的现象。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高祖﹞尝从王媪、武负貰酒,每饮醉,留寝其家,上尝见光怪, 负等异之。”
《汉武故事》:“宣帝亲祠甘泉,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羣鸟翔舞蔽之。 宣帝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只看见一道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料道多年宝惜字纸,今日见此光怪,必有奇处。”

⒉ 引申为离奇古怪。

清青城子《志异续编·陆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

⒊ 形容错杂斑斓。

宋范成大《白髭行》:“烦撋包裹夜不眠,无奈霞头出光怪。”
金元好问《续夷坚志·白神官》:“妖人白神官者,能以左道作怪变……或端坐现物像,光怪夺目。”
瞿秋白《赤都心史》十七:“今日之克莱摩宫真做得人类文化的驳杂光怪的象征。”

国语词典:

语出《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坚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形容怪异的光景。

网络解释:

光怪

  • 光怪的拼音是guāng guài,注音是ㄍㄨㄤ ㄍㄨㄞˋ,意为神奇怪异的现象。
    • 1、这光团足足有数丈大小,除去五种主要的霞光闪烁不定,其中还有数百种若明若暗的光芒闪烁着,上百种光芒交织在一起,可谓是光怪陆离,精彩缤纷。
    • 2、乍看似因袭《绿野仙踪》故技,但光怪陆离,鱼龙曼衍,却远非李百川所能想象于十一。
    • 3、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每天都可从电视上看到许多光怪陆离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物。
    • 4、一大片星空,出现在秦逸头顶,光怪陆离,奇光异彩,缤纷闪烁。
    • 5、花哨的坎肩上配搭着一些光怪陆离的玻璃钮扣。
    • 6、你这光怪陆离的想法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顿时就豁然开朗了。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g
    • 注音ㄍㄨ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QB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

    (2)(名)景物:风~|春~明媚。

    (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

    (4)(名)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5)(动)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泽。

    (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

    (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

    (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

    • 拼音guài
    • 注音ㄍㄨ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CFG
    • 五行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