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禽走兽
拼音:fēi qín zǒu shòu
注音:ㄈㄟ ㄑ一ㄣˊ ㄗㄡˇ ㄕㄡˋ
词性: 成语

飞禽走兽的意思

词语解释:

飞禽走兽fēiqín-zǒushòu

(1) 天上的飞鸟,地上跑的野兽,指鸟类与兽类的总称

茫茫的原始森林中,有各种飞禽走兽出没
birds and beasts

(2) 各种动物

附近田野和天空中的飞禽走兽
creatures

引证解释:

⒈ 飞翔的鸟,奔走的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西游记》第七一回:“妖王道:‘铃儿乃金丹之宝,又不是飞禽走兽,如何辨得雌雄?’”
瞿秋白《乱弹·满洲的“毁灭”》:“这些猎狗和猎人互相抢着打猎的围物,抢着‘飞禽走兽’。”

国语词典:

泛指鸟类和兽类。

网络解释:

飞禽走兽 (汉语成语)

  • 飞禽走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ēi qín zǒu shòu,指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出自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飞禽走兽的近反义词

    • 1、如今的餐桌上,飞禽走兽,无所不有,丰富极了。
    • 2、地球是宇宙的一支花,陆地是花枝,海洋是花瓣,飞禽走兽是地球的花蕊。
    • 3、在原始社会,大地上到处是飞禽走兽
    • 4、柱子屋檐上绘画上去的飞禽走兽游龙惊凤图案,活灵活现,巧夺天。
    • 5、你可以放松一点去感受飞禽走兽,你的邻居,身边的咖啡壶和铅笔刀。
    • 6、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UI
    • 五行

    (1)鸟飞。

    (2)(形)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驶:雪花纷~。

    (3)(形)快;像飞一样:~驶。

    (4)(动)挥发:酒~味了。

    (5)(形)意外的:流言~语。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YBC
    • 五行

    (1)(名)鸟类:飞~|家~|鸣~。

    (2)(名)〈书〉鸟兽的总称。

    (3)〈书〉同“擒”。

    • 拼音zǒu
    • 注音ㄗ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HU
    • 五行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LGK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的通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

    (2)(形)比喻野蛮;下流:~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