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滞
拼音: | jī zhì |
注音: | ㄐ一 ㄓˋ |
稽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拖延;延误。
引证解释:
⒈ 拖延;延误。
引汉蔡邕《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选既稽滞,又未必审得其人。”
《宋书·夷蛮传·倭国》:“每致稽滞,以失良风。”
《明史·宦官传二·张彝宪》:“管盔甲主事孙肇兴恐稽滞军事,因劾其悮国。”
国语词典:
延滞、拖延。
网络解释:
稽滞
字义分解
- 拼音jī,qǐ
- 注音ㄐㄧ,ㄑㄧˇ
- 笔划15
- 繁体稽
- 五笔TDNJ
- 五行木
jī
1. 停留:稽留。稽滞。
2.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3. 计较:反唇相稽。
4. 至。
5. 姓。
qǐ1.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