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拼音:xù lùn
注音:ㄒㄨˋ ㄌㄨㄣˋ

绪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绪论xùlùn

(1) 书藉或论文开头说明主旨和内容的部分

introduction;foreward;preface

引证解释:

⒈ 言论。

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书》:“后生小子不获闻前辈绪论,皆以为天下安有定法,各出意见,自立尺度,惟平者可合律,奇者为出伦耳。”
明李贽《何心隐论》:“然余未尝亲覩其仪容,面听其绪论,而窥所学之详,而遽以为过,抑亦未可。”
《明史·孙慎行传》:“幼习闻外祖唐顺之绪论,即嗜学。”
清王晫《今世说·文学》:“诸公子环坐,听其绪论。”

⒉ 指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明全书的大旨和内容等。

明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今上乙亥, 徐孺东新入省垣,首申其説,盖即所著《潞水客谈》绪论也。”
瞿秋白《海上述林·别林斯基的百年纪念》:“别林斯基论普希金的许多文章的前面,还有一篇很长的关于历史的绪论,是说明从狄尔若文到普希金的俄国文学史的。”

国语词典:

书籍或论文的导言文字。也作「导言」、「绪言」。

网络解释:

绪论

  • 绪论,指书籍或论文开头说明主旨和内容的部分。
  • 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有所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 在规范的学位论文中,此部分不可或缺。在一般情况下,“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此文的思路、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此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强调此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以及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
  • 绪论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介绍我国目前蓝印花布的继承与发展现状,提出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 2、以下是本文的安排第一章,绪论
    • 3、绪论部分对辅音和鼻、边音已有研究做了简要回顾,并介绍本文实验研究的语料来源及实验设计、语音标注及数据处理、发音合作人信息等。
    • 4、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组成。
    • 5、全篇共分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
    • 6、绪论部分分析碰瓷案件的危害和争议点,阐述了碰瓷案件定性与处理的现实意义。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FTJ
    • 五行

    (1)(名)本指丝的头;比喻事情的开端:端~|头~。

    (2)(名)〈书〉残余:~余|~风。

    (3)(名)指心情、思想等:心~|情~|离情别~。

    (4)(名)事业;功业:续未竟之~。

    (5)(名)姓。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