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诗
拼音: | jù shī |
注音: | ㄐㄨˋ ㄕ |
剧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诗剧。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
引证解释:
⒈ 诗剧。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
引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至其杰作,尤在剧诗。”
朱自清《中国歌谣》二:“颂即为祭礼之乐章,可以用之于乐歌,亦可以用之于乐舞……所以商周的颂亦可以作为商周时代的剧诗。”
朱光潜《诗论·诗与乐的节奏四》:“剧诗和叙事诗都近乎谈话,语言的节奏重于音乐的节奏。”
国语词典:
以戏剧形式或技巧表现的抒情诗或叙事诗。西元一八四二年,白朗宁以「戏剧抒情诗」为其诗集的副标题,遂有「剧诗」之名。一般而言,剧诗只宜于阅读,不适合演出。如英国诗人拜伦,即擅长此种诗体。中国的传统歌舞剧,唱词用曲牌或诗句式,学 者也称为「剧诗」。
字义分解
- 拼音jù
- 注音ㄐㄩˋ
- 笔划10
- 繁体劇
- 五笔NDJH
- 五行金
(1)(名)戏剧:演~|话~|独幕~|惨~|丑~。
(2)(名)(Jù)姓。
(3)(形)猛烈:~烈|~痛|~饮|~变|病势加~。